砖雕影壁的形制分类
第一种,座山影壁。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做出影壁形状,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。第二种,一字影壁。影壁俯视平面成单一的细长条。有的一字影壁太长会显得太单调,就将其横向分为三段,中间长两头短,形成一主二从。
第三种,八字影壁。在一字影壁的基础上,将二从向内折,形成八字围合状。
第四种,撇山影壁。位于大门两侧,与大门槽口成120度或135度夹角,平面呈八字形,称做“撇山影壁”或“反八字影壁”。做这种撇山影壁时,大门要向里退2至4米,在门前形成一个小空间,可作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。

砖雕影壁
影壁的材质分类
第一种是琉璃影壁,主要用在皇宫和寺庙建筑,最具代表的是故宫和北海的九龙壁。
第二种是砖雕影壁,大量出现在中国民间建筑中,是中国传统影壁的最主要形式。其中一些影壁的须弥座采用石料雕制,但极其罕见。
第三种是石制影壁,移建到北海公园的铁影壁就是完全用石头雕制的,民间很少出现。
第四种是木制影壁,由于木制材料很难承受长久的风吹日晒,一般也比较少见。

北海九龙影壁
中国最精美的三大影壁
最大的一座,保存在山西大同市内,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一座照壁,长达45.5米,高8米,厚2.02米。壁上雕有九条七彩云龙,有的拨风弄雨,有的腾云欲飞,栩栩如生,各具姿态。
最华丽的一座是北京北海的九龙壁,原属明代离宫的一座影壁。它由彩色琉璃砖砌成,两面各有蟠龙九条。如果仔细查看,影壁的正脊、垂脊、筒瓦等处还雕有许多小龙,大小龙共计635条,可谓洋洋大观。
第三座九龙壁位于北京紫禁城里极门前。故宫九龙壁建于乾隆38年,是一座长20.40米,高3.50米的高大的琉璃照壁。九龙壁的正面共由270块烧制的琉璃塑块拼接而成,照壁饰有九条巨龙,各戏一颗宝珠;背景是山石、云气和海水。
标签: 砖雕影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