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翻新就该这么任性
在北京这座城市拥有一套自己喜欢的房子是很多人的梦想,然而现实却将大部分人的梦想存放在遥遥无期的未来。这对夫妻俩想了一下,为了不耽搁了孩子的童年,于是就下了决心。
花40万去装修一套出租屋,很多人听了都会说:“疯了吧”。房东要是知道这事儿,估计鱼尾纹都笑出两公斤来了。但是这一对小夫妻真就这么做了
夫妻俩走街串巷找寻了很多地方,不久他们就找到一处小院,这里深藏在一个胡同巷子里,院墙隔壁就是国子监,虽然院落里的房屋看去有些老气,但身为室内设计师的妻子Yvonne,一眼便看中,因为她心里知道这里可以改造的可行性非常大,接着夫妻俩就和房东签下了合同,一签便是十年。
朋友帮他们算了一下,投入装修出租屋的40多万加上10年的房租,几乎可以在市区首付一套小房子了在这里,但是,夫妻俩想他们全家的黄金十年可以过的很美好惬意,孩子也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……这些,远比拥有一套房子要珍贵得多!
于是夫妻俩开始构思如何改造,这时宫崎骏《龙猫》里的老式平房的画面在他们脑海里浮现:孩子光脚在木头台子上玩耍,在房间里的榻榻米上翻滚,把门拉来拉去,下雨的时候双手接着屋檐滴落的雨水~~
很多人表示疑问:房子既然是租的,何必大费周章去改造呢,又不是自己的房子。但夫妻俩却有自己坚定的想法,房子虽然是别人的,但这10年住在里面的是自己,要住就要住的称心如意。
想好了就去做。房屋的外墙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古旧风格,房屋内则把原来的平面吊顶拆了,露出了瓦顶和木梁。
选材方面,他们想让全家都更健康一些,于是大部分采用楸木实木,包括门窗柜子桌椅等等,凡是用到木材的地方都按这个标准,尽管看上去比较淳朴简约,但是这样的用材却增加了很多装修的成本。
为了房屋更加通透,营造出阳光温馨的环境,他们还专门把混凝土墙壁改造成了玻璃墙,这样一来白天采光非常饱满,住着非常舒适愉悦~所有门窗的木材都改成了暖黄色,看上去非常温馨,推开院子一侧的门就是厨房,暖黄色的灯很有家庭温馨感~
厨房的餐具、厨台、冰箱和墙壁几乎都是白色的,给人洁净清新的感觉,为了增添一些活泼的元素,还特意给之之在地上铺了花砖。
和厨房相通的是他们的客厅,原本这是两个单独的房间,为了通透感更好,他们把墙壁拆了一部分,门框顶部还弄了三角形,多了些许童话的味道~
客厅虽然不算大,但是样样俱全,沙发、电视、书架、小桌子,还有孩子喜欢的帐篷~ 有限的空间刚刚好,却装着无穷大的幸福感~
浴室保留着原有的混凝土结构,改造后一股浓郁的工业怀旧风,顶部还装了玻璃窗,所以采光非常棒,给人自然舒适的感觉~
客厅往外另一边就是夫妻俩的卧室,虽然格局简陋,但复古的瓦顶和木梁,加上暖黄色的壁灯,房间里给人安宁静谧的舒适感~
在卧室的外侧,还专门给之之留了一条“阳光走廊”,这个地方采光充足是最大的亮点,也弥漫着一些中国风,除了瓦顶和木梁,还挂着两个灯笼~
这样一来,这里便成了孩子的“小天地”,看书、玩耍,或者冬天晒着太阳在这里休息,是不是很惬意!一米阳光的幸福满满的~
装饰上面小两口也特有讲究,屋顶挂着灯笼和木质电扇、角落里还摆满了各种温馨的装饰物和小玩具、门口的风铃……即便达人呆在这里,也唤起了童年的追忆~
夫妻俩对孩子的考虑非常细致,之之常会碰到的地方尽量采用软装,还有一些低矮的插座,在之之的房间,特意把门把手、台灯、洗手池位置也调低~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,学会自己开门关门,开灯关灯
这种老北京胡同的“接地气”生活,诠释了每个房间都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小宇宙。
一到晚上,抬头就可以看到夜空,房间里灯光把整座屋舍烘托的十分温馨,感觉到了《龙猫》里的场景~
室外,那可就是三口之家另一个小天堂了,院落里种满花花草草,
爸爸闲时还和之之在这里一起浇花浇菜、玩耍嬉戏,四周弥漫着一股泥土青草香,
只要天气晴媚,妈妈就会在院里的简易餐台上放上一桌美食,一家人开开心心吃上一顿阳光早餐~
除了一家三口的甜蜜生活,这里还常常宾客盈门,朋友们经常到家里聚会,参观,聊天……其乐融融,幸福感爆棚~